院长杨森为2025级新生讲授“入学第一课”
发表时间:2025-09-17 浏览量:135 信息来源:学工处 作者:宁欣怡 编辑:孙康康 审核人:薛建华
9月15日,院长杨森为2025级新生讲授“入学第一课”。活动在学校大操场举行,宣传部、学工处相关工作人员,大一新生辅导员,全体2025级新生共同聆听了“入学第一课”。活动由党委委员、学工处处长高朝鲜主持。
杨森以“明体达用育新人,砥砺奋进向未来”为主题,从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一根本问题切入,阐述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育人理念。他围绕学校“明体达用”的校训,从历史传承与时代内涵出发,层层深入地解读了其“精神密码”,为同学们开启大学学习生活指明了方向。
杨森从“立根铸魂,厚植家国情怀”“夯实根基,培育时代新人”“引领发展,构建育人体系”“指引方向,照亮前行之路”四个维度深入解读,勉励全体新生,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,努力成为心怀“国之大者”、追求止于至善、笃行潜心求知、堪当复兴重任的南泰科人。
最后,杨森寄语全体新生,既要在思想上保持“明体”的清醒认知与坚定信念,又要在实践中培养“达用”的专业本领与责任担当,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,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。
课后,现场聆听“入学第一课”的同学们感触颇深,纷纷表示,这堂别具意义的“入学第一课”让他们深切体会到了学校的育人理念与时代赋予的重任,为他们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注入了精神动力。
杨森院长的讲话言近旨远、语重心长,“明体达用”这四个字,简洁却蕴含着深刻的为学、为人之道。“明体”是希望我们作为学生要夯实基础、明晓事理;而“达用”则是强调将所学所知付诸实践,做到知行合一。这堂课于我而言,是一次思想的启航。站在新学期的起点,我愿将这份期许化为前进的动力,努力成长为明事理、有本领、敢担当的时代新人。
——智能制造学院 徐佳琪
院长深刻阐释了“明体达用”的丰富内涵:明“立德”之体、达“树人”之用,体现了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;明“理论”之体、达“实践”之用,彰显了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;明“教育”之体、达“科技”之用,展现了构建现代化育人体系的创新理念。我将牢记院长嘱托,扎实学好专业知识,积极参与实践创新,努力成为具有家国情怀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,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
——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中月
杨院长为我们深入诠释了校训的深厚内涵。“明体”不仅是明德明理,更是对根本之“道”的追求;“达用”则强调担当与践行。我深刻体会到,大学不仅是求知之地,更是铸魂之所。学校以高远的育人目标、扎实的教学改革和浓厚的文化氛围,为我们搭建了成长平台。我将牢记校训精神,珍惜时光、夯实根基、勇担责任,努力成为不负时代、不负家国的有用之才。
——商学院 廖艺雅
聆听了杨院长讲话,我深受触动。院长从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中阐述学校发展坐标,令我深感教育的力量与责任。“明体达用”不仅是校训,更是育人根本。讲话从“为谁培养人”出发,强调厚植家国情怀、传承红色基因,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精神的塑造。作为一名新生,我将带头践行“三个不怕”精神,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前进动力。教育强国,青春有我,此行不虚,未来可期。
——商学院 王昱稀
院长的讲课让我受益匪浅,他用“明体达用”的校训精神为我们大一新生进行了深刻的阐释。校训精神意在明体,在明德、明理、明智、明道,更在学会治事。院长的讲话让我明白了教育是国之大计,我们是祖国的希望。在南泰科这片沃土上我们要学会在历史进程中找准坐标,传承红色精神文化,成为一个明事理、有本领、敢担当的南泰科学子。
——基础科学部 嵇竞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