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党委书记孙元鹏为2025级新生讲授校史文化课
发表时间:2025-09-17 浏览量:101 信息来源:学工处 作者:刘媛 编辑:孙康康 审核人:薛建华
9月16日,学院党委书记孙元鹏以“传承知校爱校的校史文化 书写荣校兴校的青春篇章”为主题,为2025级新生讲授校史文化课。活动在学校大操场举行,宣传部、学工处相关工作人员,各二级学院(部)分管学生工作领导、大一新生辅导员,全体2025级新生共同聆听了这堂课。活动由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李军主持。
孙元鹏以“哈军工”光辉历程为“精神溯源”,系统阐释了“六个始终”的“哈军工”精神,讲述了首任院长陈赓大将“三边并举”“两老办院”的办学历程,并通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“一辈子做好一件事”的事迹,生动诠释了“哈军工”精神的传承。他提出,每一位“南泰科人”不管走多远、走到哪里,心中都要有一团对家国的赤诚之火。
孙元鹏从“回望来时路”“看清脚下路”“坚定前行路”三个篇章,与同学们一同回望学校2004年至2008年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,描绘了自2009年至今持续探索的创新发展历程,解读了“明体达用”的校训深意,介绍了CDIO工程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施成效。他指出,学校正站在“十五五”发展规划新起点上,将锚定“教育强国”目标,继续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努力。
最后,孙元鹏向全体新生提出四点期望:一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,二要有坚定的攻坚克难决心,三要有强烈的创新实践意识,四要有持续的努力奋斗精神。他勉励同学们既要“仰望星空”,更要“脚踏实地”,用学术赛场上的突破、志愿服务中的坚守、行业领域中的创新、为国担当里的奉献,展现南泰科人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。
活动结束后,现场聆听校史文化教育的同学们深有感悟。他们表示,这堂课通过鲜活的案例厘清了学校的发展历程,让校史文化变得可触可感,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。
听了孙书记关于校史文化的讲述,我深刻感受到“哈军工”精神并非遥远的符号,它融入在严谨的治学态度里,体现在“明体达用”的校训中。这种精神激励我们要坚定目标、脚踏实地,努力成长为对国家、社会有用的人!
——智能制造学院 沈纹慧
孙书记生动地讲述了南泰科的发展历程,从他的话语中,我感受到南泰科在艰苦创业阶段的不懈拼搏,感悟到第一代建设者在奋斗初期播下的“精神火种”,更体会到了“南泰科人”的独特魅力。作为大一新生,我将牢记孙书记的叮嘱,努力成为有浓厚家国情怀、有坚定攻坚克难决心、有强烈创新实践意识、有持续努力奋斗精神的南泰科人。
——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昊维
进入大学后,我深知自己的身份已经发生了改变,心里既激动又忐忑,不知该如何度过这四年。孙书记的这堂课,让我更加了解了学校。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我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课知识,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,践行“明体达用”的校训。
——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周旭
聆听了孙书记关于校史文化的讲解,我深刻认识到,在大学里,不仅要扎实地学习专业知识,更要不断提高综合素养。今后,我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在实践中不断探索,努力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担当、有能力的时代新人。
——城市建设与设计学院 周鑫宏
通过这堂课,我感受到了南泰科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。从依托南京理工大学资源启航,到扎根泰州深耕育人,每一步都凝聚着拓荒者的智慧与坚守。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学校的底蕴与实力,也让我坚定在此砥砺前行的决心。
——环境与制药工程学院 张杰
校史中的奋斗精神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。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,把爱校情融入成长路。漫步校园,教学楼的砖瓦藏着校史的温度,前辈故事是“知校爱校”的生动注脚。作为大一新生,我会带着这份文化认同,在学习中追求卓越,用青春行动为学校争光。
——商学院 李智超
这堂生动的校史文化课,让我心潮澎湃,更让我对南泰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、自豪感与使命感。未来,我们个人成长的每一步,都将在学校发展历程中留下足迹。我们不仅是历史的聆听者,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。
——外国语学院 吴袁媛
孙书记回顾了南泰科从无到有再到获得社会各界认可的艰辛历史。作为一名新生,在聆听这段校史时我内心深受触动。我深刻认识到,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,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,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,不断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,用实际行动为南泰科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。
——基础科学部 邱程